您当前的位置 : 河北记者网
7.平泉广播电视台 黄雪冬
日期:2017-09-25 来源:河北记者网 字号: 打印本页

黄雪冬。

  一、详细事迹介绍

 

  黄雪冬,男,满族,1976年12月出生,大学学历,现任平泉广播电视台广播中心主任。自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承担过技术保障、广播电视编辑、记者等工作。多年来,不断刻苦钻研广播电视专业知识和新闻采编业务,兢兢业业工作在第一线,在十多年在新闻采编工作中,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旗帜鲜明、立场坚定,积极反映百姓心声。工作中注重团队意识,爱岗敬业,不计较个人得失,严守职业操守,出色地完成了各种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多次受到市、县政府的嘉奖,作品多次获得省、市奖励。

  业精于勤

  在从事新闻工作后我深深地体会到做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优良的政治素养和高超的业务能力必不可少。因为,在这之前我曾在有线电视工作过一年多的时间。那时的工作全都是纯技术活,而且大多还是体力劳动,工作一般都有一个规范流程,你只要严格按着规范操作就可以了。虽然这听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每个人都不一样,有的人活干的特“漂亮”,有的人就只能“呵呵”了。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有一次挂线的任务,就是把有电缆用卡钩挂到钢绞线上,每个人50米的任务,别人十几分钟就完成了,可是我足足鼓捣了半个多小时,而且宽的宽窄的窄,当时自己真的是狠不得有个地缝就钻进去。但是我师傅的一句话让我现在都受益匪浅,他当时对我说:“小子,头回干这样,不怕。知道我们为什么干的好吗?天道酬勤!熟能生巧呀!”从这件事以后,我就默默地告诉自己一定要勤奋,多学、多做、多想。后来,当我离开有线电视的时候师傅又对我说:“小子,咱们这边的活你干的是没挑了,到了新的地方可不能偷懒呀!记住了,天道酬勤!”来到电视台,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后,我始终记得师傅的话:“天道酬勤!”因为,我之前没有受过专业的新闻业务培训,所以我更多的是进行自学。学理论、学知识、学技术,关注党报、党刊、中央媒体,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找新闻业务理论方面的书籍充实业务知识,还向积极老同志认真请教,请他们传授工作经验,在这期间我也通过自学和参加成人高考的方式获得了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这些学习使我逐步增长了自身的政治素养和理论素养,新闻业务能力得到了不断的提升。近些年,广播电视行业发展迅猛,特别是新机器、新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为广播电视增添了崭新的活力。但是这些新设备的使用也成了老编辑、记者们的一个头疼的问题。从原来的模拟到现在的数字,从标清到高清,从以前的线性编辑到现在的非线性编辑,从普通的字幕机到强大的后期工作站,这飞速的变化也激励着我们要不断勤奋的学习。记得多年前台里新买了一台模拟编辑机,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家发现,在插入编辑时总会出现一点点声画不同步的现象,虽然按照说明严格操作,但还是出现这个问题,换了另一台新机器还是同样的问题,我当时想这么高级的设备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问题呀,是不是操作不对呢?在经过数次试验后我发现,在进行操作时选择插入点要将计数器提前两帧问题就解决了。后来,技术人员告诉我,这是因为计数器与机械之间有一个微小的延时,操作说明中忽略了这个问题所以才会产生不同步的情况。经过这件事后,我更多的体会就是“业精于勤”。只有勤奋的人才能充满智慧才能成为别人眼中的“天才”。

黄雪冬工作照。

  敬业奉献

  记者是充满光荣与承担责任的职业,也是充满挑战与备尝艰辛的职业,无论是平民百姓的辛酸苦辣,还是改革开放的丰功伟绩,亦或万众瞩目的第一现场,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记者的身影。在一篇篇看似寻常的新闻报道背后,凝聚着敬业、奉献和深情;在一组组影像和声音里面,浸透着艰辛、困苦和汗水。记得第一次外出采访,心中非常紧张。心中总是想着“新闻六要素”一个不能少,人物拍全了,画面景别丰富了,稿件素材要全了……。可是回来一编发现有一个应该进行采访的人物没有采,这下可不得了。于是赶快与被采访部门联系,对方非常配合,又重新找那个人,又派车来接我,让我觉得非常不好意思。他们还安慰我说这是要好好宣传他们的工作,不怕麻烦。其实,这是被采访对象对记者职业的一种信任和宽容,这也让我深深感觉到自已肩上的责任是多么重大,通过这件事我也越发地喜爱上了这一职业,为了更好地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我不断加强品德修养,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在承担广播中心工作期间与纪委联合开办了《民声热线》栏目,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反映群众呼声、服务百姓生活、树立行业新风、构建和谐平泉”为宗旨,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和各部门作风建设、效能建设以及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政府分忧解难、为群众答疑释惑”,6年间上线部门三百余次,解答群众来电来信三千多个,群众满意度接近100%。该节目成为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解决社会矛盾的“减压阀”、加强政风行风建设的“监督岗”、提高工作效能的“加油站”、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助推器”、提升党和政府形象的“展示台”。在工作中我积极落实“走、转、改”工作要求,深入基层、贴近群众、体验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有成功也有坎坷,有欢心也有遗憾。记得去年采访我市“三零”产业扶贫模式的过程中,我个人最大的感触就是“没想到”。采访之前对于“三零”模式我已有个初步的了解――投入零成本、经营零风险、就业零距离,但究竟贫困户会受益多少呢?还是抱有一丝疑虑。当我走入贫困户的菇棚,看到他们溢于言表的喜悦,听到他们侃侃而谈算起的经济账,虽然当时他们还是贫困户,但没想到的是他们早已没有了贫困户的影子,通过采访我也体会到了好政策给这些人们带来的彻底的变化。我也以《平泉:产业化扶贫鼓起农民钱袋子》为题制作了一篇广播新闻消息,在今年第三十三届河北新闻奖评选上获得三等奖。当然,没有人总是一帆风顺,每个人都会有遗憾。那也是在去年的一次采访中遇到的。当时,我受市台同仁的委托,采访一个关于未成年人玩手游的事情。那是一个外地的单亲妈妈,带着孩子在平泉打工,这个小男孩有些痴迷手机游戏,竟然偷偷将妈妈准备买房交首付的三万多块钱,在手游上给花了。这个妈妈找游戏公司都是电脑客服接听,想去游戏公司但是在南方,太远不说,找到这个游戏公司也不一定什么样,她又没有钱找律师打官司,所以想请媒体帮助呼吁一下,之前省内的一家报纸报道过,这次希望电台也帮助呼吁一下。在采访过程中这位母亲多次哽咽,我的内心也是无法平静,之后我也采访了本地的律师,了解到这种情况非常复杂,国内也有不少这样的案例,而且不好找能提供帮助的公益性的律师,我与市台的同仁也沟通了一下希望能从更高一些的平台帮她呼吁并给予帮助,但一直没有什么进展。后来,我与这个母亲也失去了联系,她离开了我们这个地方。现在想起来这件事还是一直不能让我释怀,那怕是帮她找到能联系上游戏公司的电话也好呀!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作为一名新闻记,在面对众多的困难时,不能轻言放弃,再想一想自己的责任,再想一想你面对眼神,要敢于用忠诚、用责任、用笔触、用话筒、用镜头,来更阐释热点事件。从而为我们这个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主要荣誉和受奖情况:

  1.荣誉称号:

  2017年被中共平泉县委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2.作品获奖情况:

  2006年电视作品《仲夏夜之梦》获“承德新闻奖”二等奖;

  2006年广播作品《言传身教》获承德市第八届广播电视好新闻公益广告一等奖;

  2007年电视作品《平泉电视台宣传片头》获河北省广播电视局电视节目技术质量奖三等奖;

  2007年电视作品《如果没有水》获承德市第九届广播电视好新闻广播电视广告一等奖;

  2009年《平泉人民广播电台可寻址公共广播》工作获河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科技成果奖三等奖;

  2012年广播作品《我是家乡人》获承德市第十四届广播电视新闻奖壹等奖;

  2013年、2014年获得平泉县人民政府嘉奖;

  2014年广播作品《平泉电台宣传片花》获河北省广播节目技术质量奖三等奖;

  2014年广播作品《小村官大舞台》获承德广播电视节目奖一等奖;

  2015年广播作品《用碧水蓝天装扮幸福家园》获河北省广播节目技术质量奖三等奖;

  2015年被承德市委宣传部评为广播电视对上宣传工作先进个人;

  2015年获得平泉县人民政府“三等功”奖励;

  2016年广播作品《土地确权让农民吃了“定心丸”》获第三十二届河北新闻奖三等奖;

  2016年广播作品《双滦城市新管家》获承德市聚焦采访活动广播作品一等奖;

  2017年广播作品《平泉:产业化扶贫鼓起农民钱袋子》获得第三十三届河北新闻奖三等奖;

  2017年广播作品《产业化扶贫鼓起贫困农民钱袋子》获承德广播电视节目奖一等奖;

  2017年广播作品《请把视线从手机上移开》获承德广播电视节目奖一等奖;

  2017年广播作品《脱贫攻坚党旗红》获承德市聚焦采访活动广播作品一等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