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河北记者网
28.廊坊广播电视台 韩佳松
日期:2017-09-25 来源:河北记者网 字号: 打印本页
韩佳松。

  一、详细事迹介绍

  韩佳松,男,1987年出生。从2010年至今,在廊坊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从事摄像记者工作,他多年如一日,在新闻工作的道路上不懈努力,执着追求,把青春和汗水奉献于新闻事业。从事新闻工作以来,在《廊坊新闻》节目播发稿件3000余条,在上级媒体播发稿件300余条,连续3年获廊坊电视台先进工作者,获得“欢乐城乡文化惠民”系列文化活动先进个人、2014年春节植树集中行动先进个人还被评为岗位标兵等荣誉。先后获得省市多个奖项,获得河北新闻奖一等奖一次,被同事称为工作中的“拼命三郎”。

  1、做工作中的“拼命三郎”

  打铁还要自身硬。韩佳松自觉地把学习当作工作的第一需要,先后自学了新闻写作与摄像等专业理论书籍,不断提高理论素养。他强烈的意识到必须“笨鸟先飞”,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有时甚至通宵上班,2016年5月1日,廊坊税务“营改增”改革深夜零时启动,为了确保时效性得到第一手新闻素材,他和同事一直工作到凌晨两点,第二天顾不上休息,照常工作;哪里有新闻他就往哪里赶,2017年市党代会,由于台里人手少,他曾一天辗转七个不同地方进行拍摄,肩膀压肿了仍然咬牙坚持,连续奋战十二个小时,圆满完成了拍摄任务。

  轻伤不下火线。2015年的一天,在采访的路上,他被一辆机动车撞到,在倒地一瞬间下意识地用身体护住了摄像机,他顾不上自己的伤痛,第一个动作是检查摄像机有没有损坏。当司机下车准备送他医院时,他活动了活动,觉得身体没有大碍,就和司机互相留下联系方式后先行赶赴采访现场,就这样他忍着伤痛,坚持完成了当天的拍摄任务。

  “新闻现场,就是记者的战场”。2012年7月21日晚突降大雨,韩佳松接到任务后放弃休息,第一时间拿起机器奔向采访现场。持续的暴雨以让城区成为一片汪洋,最深处水位达到胸口处,水面上还飘着各种垃圾,他与同事们不顾个人安危,在齐腰的水中采访拍摄,获得了第一手的新闻素材。不仅对暴雨情况进行了客观报道,而且从多个层面、不同角度对各相关部门及时应对暴雨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报道,获得了市领导的肯定。第二天他顾不上修整,继续随同市领导深入防汛一线采访,随后又连夜编辑上送省级媒体播出。

  “吃得起苦、更要耐得住清苦”。多年来韩佳松穿行于雨雪冰霜,灾害天气现场,报道社会各界感人故事。每年盛夏季节,他都会冒着四十度的高温深入田间地头,大街小巷拍摄高温下坚守的一线的劳动者;在零下十多度的风雪中,拍摄环卫工人清扫,交警指挥交通等现场。这六年来他曾穿梭在的城市巷道,记录城市的变迁发展;也曾在田野阡陌上行走,留心观察秧苗突出新蕊;也曾证廊坊第一次承办省运动会的开幕盛况的历史一幕…,他始终坚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信念,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很快成长为部门的业务骨干。

韩佳松工作照。

  2、根植基层乐为百姓鼓与呼

  只有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才能挖掘到鲜活的新闻素材,才能写出让读者喜闻乐见的好新闻。过去六年,韩佳松穿行在廊坊村庄,走上城市街头,深入工厂企业,采写出了多篇具有乡土特色、反映时代变迁的走基层报道,如《春涌廊坊》、《走基层·垄上行》、《走基层·远山行》、《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系列访谈》、《东莞苏州嘉兴发展启示录》等专栏和系列报道。

  韩佳松积极参与电视台重大策划,将策划视为学习机会和塑造品牌的机遇,力争采写出符合策划要求、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报道。2013年3月份开始,按照省委深化基层建设年活动的相关要求,我市派出45名机关干部,组成15个帮扶工作组,分赴保定市阜平县15个贫困村开展为期一年的帮扶工作。他和同事们两次走进保定阜平县山区,采访我市机关干部的帮扶工作。第一次报道,历时两天时间,他们跑了8个村,带给他们不小的震撼。震撼之一,就是“路难行”:驱车行驶,他们真切感受到“路难行”对山区经济的制约是非常大的。因为在那里,当地居民所说的“路”根本不是普通人头脑中“路”的概念。只要能过车,他们都叫做“路”。他印象最深的是在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行驶途中,汽车走的是“河道”,河水不深的车就逆流而上。震撼之二,是“吃水难”:几乎他们去的每一个村,都没有通自来水,当地人吃水,完全靠人手提肩扛地跑到很远地地方去挑水。河道穿街而过,不时能看到农妇在用河水洗衣服,而垃圾和牲畜粪便就在河道中堆积。卫生状况令人堪忧。震撼之三,是“经济弱”:在驻村干部带领下,他们走访了贫困户刘连才。刘连才七八十岁的年纪,没有亲人,一个人住在一间低矮阴暗的土坯房子里,摄像机的灯光几乎是这间屋子多年来迎来不多见的一缕亮光。因为舍不得用电,天一黑,老人就睡觉,从不点灯,一年电费也用不了两块钱。而像这样的贫困户在当地十分普遍,每个村像这样的贫困户几乎都占到全村总户数的一半左右。这些所看所闻给韩佳松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激发了他要做好报道的责任感。

  第二次走进阜平山区,是2013年底,当时已是驻村工作扫尾阶段,这一次,同样带给韩佳松不小的震撼。同样两天时间,他们跑遍了15个村,当地交通状况已经改善很多,街道的硬化、自来水管道的安装、村街基础设施的改善、一项项富民工程的实施,让阜平这个昔日的国家级贫困县在短短一年时间里,追赶上时代的步伐,甚至可与我们正在建设的新农村相媲美。

  通过参加这次报道任务,韩佳松设身处地去感知报道对象日常生活工作中的苦与乐,与报道对象同悲同喜,同甘共苦,用心体味其平凡普通中的艰辛与困惑,用真实、质朴、自然的情感打动观众。他走进基层,深入一线贴近群众,融入百姓,与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感情,做合格的倾听者,分享他们的酸甜苦辣,真正报道出了有情有意,真实生动的好新闻。此次深入阜平一线的深入采访系列报《远山行、远山情、远山恋》获得第三十届河北省新闻奖(2013年度)一等奖的好成绩。

  3、不断探索新闻创新创优之路

  为增强电视台在新闻竞争中的优势,韩佳松在充分发挥好新闻的贴近性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有效提高了新闻报道的质量。

  充分挖掘细节,小切口大主题增强新闻报道的故事性。在阜平的采访中,韩佳松在与一位驻村干部交谈的时候,发现他脚上的鞋十分破烂,通过交谈中了解到,这已经是这名干部在阜平一个月中穿坏的第二双鞋,韩佳松敏锐的捕捉到,可以从这个细节作为新闻的切入点,一是客观反映阜平路难行,同时更反应出阜平工作组的深入基层、深入田间地头,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客观事实。这样的镜头方式大大增加了新闻的故事性和可看性。

  充分尝试体验式报道,活化报道形式。他坚持深入新闻现场,亲身体验新闻采访对象,参与和体验平凡人的工作和喜怒哀乐报道给人以真实、亲切、生动之感。2015年5月3日,正是劳动节假期,他深入到田间地头,采访劳动人民,恰逢看见农民开播种机在田间播种,为了体验劳动人民的辛苦,他主动要求自己驾驶播种机进行尝试,他在几次尝试中虽然总是不得要领,通过这些体验式的报道,展现了记者与农民的交流互动的故事,很好的体现了广大劳动者的不易,最后的新闻报道中也受到了很好的效果。

  深入会议抓新闻。2016年,韩佳松担任市主要领导专职记者,每天都要参加报道领导的主要时政活动,在圆满完成拍摄任务的同时他敏锐捕捉相关活动的信息,积极策划相关报道。在一次常委会上,市领导提出要把“大智移云”作为廊坊的首要产业来发展,会后韩佳松立马上联系到了“维尔达”信息产业公司的负责人,第一时间做出了报道,得到了相关领导肯定。

  4、善于捕捉镜头,用细节打动观众

  领导的重大活动和重要讲话,多是事先安排好的,程序性很强,相比之下,自然流露的细节最容易让观众感受到领导人的魅力和风采。在工作中,韩佳松时刻注意观察领导的表情细节,用细节展现领导人格魅力。比如慰问困难职工,领导紧紧拉住职工双手,亲切关怀的表情与动作来展现领导对困难职工的关怀和关切;冒雨调研,汗流浃背,泥巴裹满了裤腿的感人场景,他都用镜头及时记录下来,用生动的镜头语言展示领导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的生动场景。

  作为记者,韩佳松深知责任重大,始终坚持唱响主旋律,他和他的同事们坚持为百姓服务的理念,当好党委政府与市民为纽带的桥梁和纽带的定位积极开展工作,为百姓做了大量的好事和实事。

  二、主要荣誉和受奖情况:

  1.荣誉称号:

  连续3年获廊坊电视台先进工作者,获得“欢乐城乡文化惠民”系列文化活动先进个人、2014年春节植树集中行动先进个人还被评为岗位标兵等荣誉。

  2.作品获奖情况:

  2014年,系列报道《远山行远山情远山恋》在河北新闻奖(2013年度)评选中获一等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