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河北记者网 >> 新闻人追梦新时代
好故事藏在“四力”背后
日期:2019-07-31 来源:河北记者网 字号: 打印本页

  新闻在纸上,记者永远在路上。

  身为媒体记者,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写好每一篇人物通讯?这离不开“四力”的熟练应用。

  “脚”上出故事

  好故事是“跑”出来的。

记者(右)采访耄耋篆刻爱好者

在微电影拍摄片场,记者(右)采访热心公益的收废品师傅刘运岭

  2016年,我采访热心公益的收废品师傅刘运岭,写了报道《瓶子的秘密》。其后,市里以此拍摄微电影,刘运岭做主演。我接到任务,要再写一篇报道。为写出新意,第二次采访时,我没有再采访刘师傅本人,而是跟着剧组走了一天,又跟着刘师傅收了半天废品。稿子中我这写到:

  拍戏时,刘运岭的电话一直在响,“都是老主顾打来的,说‘废品实在放不下了’,要我抽空去收一下。”

  拍摄散场,他没顾上吃晚饭就赶了过去,再回家已是第二天凌晨。这一晚,他跑了3家店,收了100多元的废品,利润不过30元钱。

  人们说他傻实诚、财迷,“钱又不多,缓一天再去不成吗?”

  刘运岭却说,“和钱多少没关系。”

  刘师傅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再加上这种事对他稀松平常,如果只是聊天,很可能错过这个细节。

  采访时,我们时常会遇到这样的采访对象——内向,讲不出故事来;多次接受采访,回答的内容重复性比较高。这种情况下,不惜“脚力”往往能为我们打开一扇窗子。

  “眼”中见人心

  纷繁复杂中去伪存真、洞察本质,需要一双好“眼力”。这能帮我们发现事件背后的故事,让新闻人物更加饱满。

  在采访三痴斋泥塑传承人宋长峰时,我发现,他数次轻抚摆在展厅的半扇破旧木门,便就势询问这个故事。撰写《守护泥巴》一稿时,开头我既没描写宋长峰捏泥人,也没介绍三痴斋的历史,却引用了这个故事——

  宋长峰花300元钱,从河沟里捡回来半扇民国时的泊头文庙镇政府大门。木门早已破烂,又没了门环,近6平方米大小,占去新建展厅的一半空间,“总不能看着它烂在河沟里吧。”

  一个人一生会做很多选择,这些选择无不体现着人物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宋长峰对待半扇老木门的态度,正是他对待家传手艺的态度。这是能反映其人物性格的地方。

  采访时,记者不光要在言语上深入沟通,还有时刻观察采访对象的一举一动。尽量挖掘能反映人物性格,又与采访主题相贴合的事件。

[1]  [2]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