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河北记者网 >> 传媒人物
“记者书记”扶贫记 | 补短板,众人拾柴火焰高
日期:2020-12-24 来源: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本页

  河北广播电视台易峰:

  服务群众,要干到点子上

  “记者书记”档案

  易峰,1995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河北电视台工作。期间,曾担任河北电视台新闻中心农经组副组长、组长,主要负责全省农业的宣传报道工作。2013年任河北广播电视台驻承德记者站副站长、站长。2016-2020年,被选派到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虎什哈镇三道河村任驻村工作队队员、队长、第一书记。

  2016年初,我来到承德市滦平县虎什哈镇三道河村开始驻村帮扶,2018年初开始担任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在工作队其他队员的齐心努力下,这个贫困村366户1124人实现脱贫出列,为全村群众一道迈入小康打下坚实基础。

  这些成效的取得,更多的要归功于当地党委政府、归功于派驻单位,归功于村“两委”班子和广大群众,是他们的奋斗给自己带来了好日子。还要归功于社会方方面面的帮扶力量,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不了解农村,不了解贫困地区,不了解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就不会真正了解中国,就不能真正懂得中国,更不可能治理好中国。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多到农村去,多到贫困地区去,了解真实情况,带着深厚感情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开发工作抓紧抓紧再抓紧、做实做实再做实,真正使贫困地区群众不断得到真实惠。

  当把这一重要论述聚焦到脱贫攻坚上来,我的理解就是要做到真正了解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

  了解群众,主要是看群众生产生活状况,知道群众致富短板。脱贫攻坚关键就是补齐短板,让日子过得差的群众生活有保障。

  三道河村群众的脱贫,政策保障是基础,收入主要靠务工。我们就把这项工作作为主要着力点。能自主外出务工的保持关注,不能外出务工有劳力的联系就近的企业解决,劳力弱的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公益岗位。如此一来,就解决了绝大部分群众的基本收入问题。

易峰(右)给全村百位75岁以上的老人送去新棉被。

  服务群众,要干到点子上,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有效果。我们在走访中看到村里的老人们生活条件比较差,就多方联系,争取社会帮助,连续两年对100多位75岁以上老人进行走访慰问,2018年底每人送上200元过节慰问金,2019年底又给每人送上一条崭新的厚棉被。

  这也许不能根本改变什么,但是我们希望能够改善孝老敬亲的村风民风,弘扬和谐氛围。再比如,山里的孩子走出去很困难,我们依托单位力量,分别在2018、2019年夏季组织了两次夏令营,投入资金近8万元,先后有68名小学生走出大山,到首都北京游览天安门、国家博物院、鸟巢等,开拓眼界、增长见识。这个活动在学生家长中甚至在全村都反响良好。

易峰(右)代表河北广播电视台驻滦平县三道河村工作队给全村百位75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慰问金。

  依靠群众,就要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自身动力。工作队是一支帮扶力量,发展归根结底要靠群众自身。只有他们自己干劲起来了,方法掌握了,才能实现稳定脱贫,才能真正迈上致富路。我们经常到村里的养殖户、种植户进行深入走访,遇到困难的及时出手帮一把。但更多的时候,我们是依靠河北省农科院专家工作站提供技术帮助,提供市场信息,让农户们少走弯路,在市场竞争中锤炼本领,锻造一支致富带头队伍。

  脱贫攻坚,确实是一场关乎上亿人民的伟大战役!这将成为前无古人的历史伟业,成为民富国强的奠基柱石,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动力。全国280多万驻村队员在这场战役中付出了汗水、心血,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但将来,回首这几年,我们必将问心无愧充满自豪!

  越到最后越较劲。我愿意和大家一道,咬定目标、一鼓作气、围绕“精准”持续发力,为群众过上幸福生活做出最大努力,为三道河村实现振兴再添一把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