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河北记者网 >> 纵横传媒 >> 传媒研究
融媒语境下法治新闻报道探索与思考
日期:2022-01-2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字号: 打印本页

  法治报道是对专业性要求极强的报道领域,但要想让法治宣传真正走近受众,达到入脑入心,还要让报道具有贴近性,增强互动性。

  法治新闻报道作为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类型,发挥着宣传法治、教育群众以及弘扬法治精神等多方面作用。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向纵深推进,公众对法治新闻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也对法治新闻报道提出了更高要求。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带来了传播方式的转变,也带来内容生产的革新,这也意味着法治新闻报道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法治新闻报道应坚持正确导向,充分利用各种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用户意识,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凝聚法治共识。

  触碰热点,强化新闻性

  融媒体时代,新闻的生产、呈现、供给和传播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各类互联网传播载体层出不穷。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使得新闻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传统媒体带来一定冲击。

  论速度,传统媒体并不占优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紧跟新闻热点不重要。尤其在法治报道领域,主流媒体及时“在场”尤为关键。近年来,传统媒体探索出一条媒体融合的创新之路,对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社会关注的热点案件,积极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传递真相,回应质疑,平息猜疑。把握报道时机,掌握报道主动权,寻求传统媒体与网络之间的信息双向交互,成为放大主流声音、凝聚思想共识的有力武器。

  紧贴新闻时事的同时,也要超越新闻事件,在“深度”上做文章。具体到法治报道领域,当下舆论场众声喧哗,非常容易导致法治新闻内容轻飘,走向快餐化、碎片化甚至娱乐化、庸俗化。一些案件事件,可能刚引起社会热议,就因层出不穷的新事件而迅速淡出人们视野。这就要求在法治报道内容的深度、广度上高出一筹。在跟进某一案件事件报道中,不仅要让受众知道发生了什么,还要让受众了解发生的背景、影响如何,更重要的是要传达法治观念、法治精神和法治意识,增强法治报道的“法治含量”。

  以《工人日报》“让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不落空’”系列报道为例。一段时间以来,外卖小哥送餐中受伤面临工伤认定难、快递员被随意罚款、网约车司机劳动报酬抽成比例不透明……类似的新闻事件频频曝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该系列报道从个案切入,又跳出个案,从完善立法和制度建设的层面多角度探求解题思路。通过采访多位法学专家、劳动法律师,深层次分析劳动者权益保障目前面临的症结所在,指出劳动领域的很多立法被认为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需完善立法,同时找到执法监管的新路子。这样的选题策划和布局,充分发挥了深度报道优势,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同时,工人日报社客户端开辟系列报道同名专题栏目,针对不同受众的特点,从标题的制作、文风的选择和事件的表达等方面转变形态和语态,与纸媒的深度报道形成“组合拳”,增强了对受众的吸引力。

  把握导向,突出专业性

  在移动互联网“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各种主体发出的多种声音得以通过新兴传播主体快速传播。但是,为了追求点击量、关注度,或实现自身诉求,有的声音并不客观、理性,强调突出一方利益,忽视另一方利益;有的声音越过法律边界,侵害了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等,甚至营造舆论、有意炒作,妨碍司法公正。对一些热点案件事件,人们开始习惯于“让子弹飞一会儿”“坐等反转”。

  在这种背景下,加之法治新闻本身涉及的内容题材与法律问题乃至刑事侦查、案件审判等息息相关,受众迫切呼唤更具专业性、公信力的法治报道。这种专业性、公信力,在于媒体不轻信、不盲从,一切在尊重事实、尊重法律的基础上,用客观、理性、衡平的态度,做出独立判断。

  在新媒体时代,在纷繁复杂的舆论洪流中,传统媒体要找到自己的流量密码和角色定位,就必须始终保持定力,坚守新闻真相,既要及时满足公众的合理知情权,也要严格遵循司法程序正义,遵守新闻伦理,在法治报道中做到不煽情、不片面。法治新闻报道因其内容的特殊性,通常会涉及多方利益的冲突,报道中注意踩好“平衡木”,不“拉偏架”,赋予新闻事件中各方充分表达观点的权利,做到形式上公平、内容上真实、叙事上客观。

  新闻报道,尤其是法治新闻报道对于舆论走向产生着重要影响。面对价值不一、个体认知不同的各圈层受众,法治新闻报道要特别注重从建构社会共识的角度,引导舆论热点,避免社会戾气传播,引领全社会形成良善的社会价值观念。

  还应注意的是,随着网络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传播方式和传播工具不断涌现,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传播的受众为不特定的多数人,法治新闻报道不能仅仅为了迎合大众的猎奇心理,过多过细报道犯罪细节和侦破方式、反侦破手段,否则可能产生诱发乃至模仿行为,也会给受害者家属带来二次伤害。媒体应当树立正确的导向意识、大局意识,拒绝“流量裹挟”中的博眼球、“标题党”等不良传播方式,避免盲目追求新闻效应。

  创新表达,增强互动性

  法治报道是对专业性要求极强的报道领域,但要想让法治宣传真正走近受众,达到入脑入心,还要让报道具有贴近性,增强互动性。

  融媒体语境下,传播手段更加多元,内容更加丰富,这也给法治报道拉近与受众距离带来机遇。“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在传统媒体积极推进融媒改革转型的大潮中,就要求法治报道创新形式,明晰互联网传播规律,打破传统报道思维,充分利用多种传播工具和方式,将“法治”“新闻”“新媒体”这3个元素统一起来,优化新闻传播效果。

  当前,传统的纸媒传播途径逐渐转变成现阶段的“两微一端”,形成多元全媒体矩阵。2019年度全国政法优秀新闻作品评选中首次设立媒体融合奖项,包括短视频新闻、移动直播、创意互动、融合创新4个类别。做好法治报道,就要细致分析各平台特点,针对不同平台用户群体,善用动图、音频、短视频、直播、H5、VR等多种形式,讲好法治故事,讲“活”法治故事,激发受众共鸣,提升法治新闻的吸引力。

  比如,人民日报社推出的“3D动画大片|当哪吒遇上民法典”“桃园三兄弟如何利用民法典解决争端?”等短视频,用广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场景阐释民法典;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工人日报社在两高报告发布后推出融媒体作品《太提气!两高报道点名这些案例》,从老百姓普遍关注的“大案”“要案”切入,在短短2分钟的视频中,融合动画元素,让广大用户了解两高报告的核心内容,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些融媒体产品生动鲜活、好看易懂,在表达上也摒弃了“高高在上”的严肃说教,取而代之的是轻松活泼的语言,有效拉近了与受众的距离。

  此外还应看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大新媒体平台成为大众信息交互的主要方式,人们随时随地都能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转发、评论、点赞……受众对互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融媒体时代下的法治新闻报道要重视受众的关注,了解受众的想法,让受众参与到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中,在积极交互中增强用户黏性,实现“接地气、有人气”。

  从线上走向线下,也能进一步聚合受众,提升传播影响力。例如,《检察日报》在2020年年关之际,刊登“法治新闻回眸”系列报道,举办线下学法活动并做细致调查,推进普法进程的同时,细致洞悉受众群体的品位变化,不仅收获了不同受众群体,而且以全新的形式向受众群体展示其感兴趣的法治事件,切实满足受众群体的精神需求。

  (作者卢越单位:工人日报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