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我们一起去焦桐树下合个影吧。”
8月30日上午,“学习穆青、增强‘四力’”穆青主题展在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展出,80余名青年骨干记者及青年记者导师成为第1批参观者。
扎根基层数十载,与人民血脉相连。七访兰考、八下扶沟、四到宁陵、十进辉县、两上红旗渠......脚下是泥泞路,胸中是爱民心,眼里是时代潮。
大家在学习中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优秀的记者应该是什么样的?
焦桐树下,熙熙攘攘。有四个字刻在了他们心间。
“勿忘人民”。
今天,中国记协“我在现场”栏目为您邀请到参与和报道本次活动的河南日报记者贾永标、时文静,请他们讲述这些天的故事。
我在现场 | 穆青手书这四个字,震撼了记者!
本文作者:贾永标、时文静
(一)
初秋时节,河南兰考,一个研讨室里热火朝天——
“昨天老师刚刚讲过不要预设流程,但这种主题采访不做些准备很难迅速抓到重点。”
“我觉得你可能理解得有些偏颇,老师的意思应该是不要预设立场,在采访现场尽可能多地捕捉到更多信息。”
……
这样的对话经常发生在课间。不同于刚来时的紧张与拘束,熟悉过后,我们全身心投入在培训班课程之中,进行一次又一次思想上的激烈碰撞。
8月31日下午,我们前往兰考县堌阳镇徐场村,这里曾是焦裕禄书记带领兰考人民种植泡桐、抗击风沙灾害的前线。
采访归来时已是夜晚,由于实地探访时间有限,大家对这个“中国民族乐器村”意犹未尽,顾不上吃饭,一场头脑风暴开始了。
“为啥这里能成为独具特色的民乐村?”“这跟泡桐产业又有什么关系?”“村民们现在的生活跟以前变化大吗?”“还是要以小见大,村子也是音乐小镇的缩影。”一个又一个问题被抛出,一个又一个假设被推翻。
直到“咕噜咕噜”的声响从肚中传出,我们才反应过来,相视一笑望向窗外,月儿高挂夜空,竟已至深夜......
确定主题后,我们集思广益,分享自己收集到的联系方式和增量信息,随后再分头补充采访,期待着一起把采访全景图绘制出来。
最终,大家在创意上互相启发,聚焦同一个主题,交出了通讯、视频、海报等产品形态丰富、角度不同的好作品。
(二)
主题展中,一道身影,在穆青生前使用的办公桌前驻足良久。
我一直不敢上前打扰,此刻的她,正凝视着桌上的物件。眼镜、毛笔、书籍......岁月在这些物件里安静流淌,述说着、镌刻下穆青的一生。
“张严平老师来了!”循声望去,那道身影缓缓朝我们走来。
竟然是她!随后我恍然,就该是她——张严平,新华社高级记者,她还有另一重身份——《穆青传》的作者。作为本次培训班的“青年记者导师”,她将面对面指导我们。
“这是我看过的展览中最为亲切的一个,它讲出了穆青之所以为穆青最本质的东西。”张严平说。
最本质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我一直在寻找和思考。
数百幅图片、原声音视频、实景实物......最终我翻开穆青的手书,只一瞬间,我确信我找到了答案,那上面写着——“勿忘人民!”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穆青七访兰考、八下扶沟、四到宁陵、十进辉县、两上红旗渠......扎根基层数十载,与人民血脉相连。
互动区域,不少同学排起长队,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只需3秒就可以生成一张与穆青的合照。一手拿着合照,一手拿着穆青传,“勿忘人民”四个大字从此刻印在大家的心里。
“交通那么不发达的时候,穆老都能走遍祖国大地,如今高铁、飞机这么发达,我们更应该向前辈看齐。”“是啊,走,一起跟着穆老的脚步去采访!”
(三)
培训班接近尾声时,我与不少同学促膝长谈,试图找寻青年新闻工作者共同的心声。
“很特别的感觉,以前看了很多报道,听过很多故事,焦桐,如今就在我眼前。”站在焦桐广场,亲眼看到那棵历经60年风雨洗礼的泡桐树,南方日报理论评论部评论工作室主任王庆峰驻足思索。
初秋时分,微风吹动树冠葳蕤的华盖,那棵泡桐树仍旧安静矗立着,一如往常。
兵团日报社记者部采访组长姜小薇搭乘近4个小时的飞机、跨越3000公里,几度辗转。很多人同她一样,不远千里来到兰考,站在焦桐树下,找寻那股精神力量。
“虽然之前没有来过兰考,但对焦裕禄的事迹耳熟能详。”姜小薇说,尤其是焦裕禄在兰考除三害的光辉事迹,与几代兵团人扎根在风沙肆虐、几乎寸草不生的沙漠戈壁,创造“绿进沙退”生态奇迹的故事有着同样的动人之处。
“穆青和焦裕禄是走在同一条道路上的人。他们非常淳朴,而且非常执着于事业,特别敬业。做媒体也是这样,我有一腔孤勇,可抵岁月漫长。”健康报记者徐秉楠说。
我不由得想起自己成为记者的初衷,不仅仅是因为所学所专,更是对不确定性与新鲜感的期待,对循规蹈矩的反抗。现在又多了一点,那就是“勿忘人民”的使命与责任。
眼朝群众看,脚往基层迈,心中有人民,笔下有乾坤。穆青教会我们,只有和人民群众在一起,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倾听心声,记录欢笑,文章才能“冒出热气”,才能真正走进人民心里。
时空交错间,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间,我们再度动身,跟随57年前那道身影,一腔孤勇热血,满心家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