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让每一个人都能看到白洋淀,爱上白洋淀,迫不及待想去看看那片妙不可言、令人心向往之的土地。
——作者题记
我一直觉得我与白洋淀的缘分,本身就是妙不可言的。
第一次近距离以记录者的身份遇见白洋淀,还是在2018年春天。那时,雄安新区设立不足一周年,当时摄制组来到安新县端村的码头附近,拍摄12集微纪录片《乡愁雄安》中的一个片段。
那大概是我爱上白洋淀的重要时刻。3月末,初春的晚霞,为原本清冷的村庄染上几分暖意,淀水泛着淡金色的光。端村一群老者,在淀中的木船上用各式乐器演奏。他们目光坚定,奏出的曲调悠扬,在霞光中,有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安静的力量。
那一天,白洋淀在我眼中,是金色的。而那个场景,我或许一生都难以忘却。
再后来,一年间总要有几次到白洋淀,看渔民们划着自家的船在淀水间穿梭,听他们絮絮介绍水里一年四季产出的珍馐美味,感受和欣赏那份笃定豁达的心态。那是富足的生活和充满希望的未来,带给他们的一份从容。
《白洋淀》这部纪录片从立项到播出,制作周期大约18个月左右,但对我们来说,对整个白洋淀区域的拍摄记录与深入探究,远比项目立项时间要早得多。从2018年拍摄《乡愁雄安》,到这一次的《白洋淀》,中间间隔了5年。恰是这5年,白洋淀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你今天抵达白洋淀,你会感受到她一年四季的美,碧水一望无边,万亩荷塘绽放,芦苇随风摇曳,鸟儿怡然自得,人们安居乐业,万物有灵且美。
我们想在这部三集120分钟的视觉盛宴里,让每一个人都能看见白洋淀,爱上白洋淀,迫不及待想去看看那片妙不可言、令人心向往之的土地。
记录美丽:从天上到水下,一个前所未见的白洋淀
要怎样去把白洋淀的美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这件事确实令主创团队煞费了苦心。
大家熟知的白洋淀,只是单线条的,人们经由新建好的白洋淀码头出发游览,能看见的都是平行视角,烟波浩渺的宽敞水面,成片的荷塘苇海。所以我们需要跳出常规视角去记录它。
航拍自然是不可或缺的。它能让观众看见白洋淀的全貌,有时芦苇纵横,有时平坦广阔,一块块苇田被巧妙分割,渔歌唱晚、日月星辰、烟雨云雾,它有人们所能想到的一切美好气质,它应该被人们看见它收藏已久的珍贵。
除了空中视角,我们还专门请到水下摄影师周芳,分两次不同时令进行水下拍摄,春天水生植物奋力向上的精气神儿,夏日蓬勃茂盛的水下森林,甚至包括水下那些悠然自得的鱼虾,如何巧妙躲过渔人们布下的竹篓,我们的镜头都如实进行了记录。这个过程并不容易,既要寻找合适的点位,又要避开固定水道和船流,还要避免被水下的水草群缠住。周芳老师和团队,一次次试水,一次次寻找最能代表白洋淀特色的水域,最终效果,希望大家能够眼前一亮。
近一年半的制作周期,对策划和导演团队都弥足珍贵,它让我们有机会向白洋淀地区的各种专家去请教一切与白洋淀相关的话题,地质、鸟类、植物、农业、民俗……而所有话题背后的故事与答案,我们都迫不及待,想要与观众分享。
于是,观众在这120分钟的影片呈现里,可以看见白洋淀的碧波荡漾,看见眼子菜如何在水中曼妙舞蹈,看见鱼鹰如何精准抓捕猎物,看见渔民们节日前用朴素的仪式留住乡愁,看见“映日荷花别样红”,看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看见“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可以在三台镇附近邂逅“大溵古淀”遗存,跟随一群学者的足迹感受白洋淀的沧海桑田,研究千年来自然变化的成因与结果;可以在“造船之乡”马家寨,看见老手艺人如何继往开来,守正创新;可以在古老的亚古城村,倾听一曲最正宗的雄州古乐;还可以看到淀上一条普通的木船,如何在漫长时光里,照亮水淀人家的生活;看到河的那头,为了让白洋淀的水永远清澈明亮,又有多少人在默默付出,努力成就。
呈现变化:从劣五类到三类,一泓碧水的华丽蜕变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白洋淀水位持续下降,干淀现象时有发生,很多人因为生活难以维系,选择了远赴他乡。
摄制组寻访到了60年代初迁徙到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的一户人家,因为世代打鱼,60多岁的小儿子辛六,虽然没有在白洋淀出生,但依然跟随父辈的步伐成为了一名渔民。94岁的老母亲,心心念念还想要再回到家乡。通过这段记录,我们感触很深,落叶归根,对白洋淀人来说,那泓水就是他们的根,是他们的梦之所牵、魂之所倚。
雄安新区设立后,白洋淀的水多了,清了,净了。水乡渔村、荷塘苇海的美好景象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故事的主人公辛六带着母亲的嘱托和一家老小重返故乡,亲眼见证了家乡的变化。而这样温暖的故事,在白洋淀的水质持续向好之后,并非个例。越来越多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雄安,投入新区建设。我想,这就是生态修复后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白洋淀强大的感召力与幸福感,是我们在整个纪录片创作中要传递出的核心思想。
在三集《白洋淀》纪录片里,你可以认识很多为了这个信念付出努力的人——同口小学的韩战桥老师,护鸟爱鸟,是乡亲们口中可爱的“鸟叔”;河北大学的王洪杰老师带着研究生团队驻扎淀边,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生态环境局的工作人员,以不同的方式,行遍淀中村,让这泓水越来越纯净美丽。你还可以认识那些与这方淀水结下不解之缘的有缘人——作家关仁山扎根“淀中翡翠”王家寨村,写下了《白洋淀上》,弘扬白洋淀人的精神与传承;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的几位博士后,持续关注白洋淀生态变化,创作的《白洋淀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静候出版。
“不让一滴污水进入白洋淀”,这绝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这更是自上而下关注白洋淀、热爱白洋淀的人的信念,这其中,也包括我们。
二度创作:从前期到后期,无死角释放白洋淀的美
一部纪录片的诞生,从前期拍摄到文案打磨,再到后期的二次创作,都必不可少的。
《白洋淀》作为一部人文类纪录片,我们格外注意了文字的美感、细节的表达、光影的运用、声音的刻画,穿插在记录片段里的每个细小元素,恰恰是影片打动人心的地方。
例如在剪辑辛六一家从乌梁素海回到白洋淀的故事时,我们几次推翻几次重构——乌梁素海的环境与白洋淀极其相似,为了避免视觉上对地域的模糊,最后的成片用季节和色彩将两个环境进行了区分,也正好应和了春节团圆的主题,乌梁素海的绿,白洋淀的白,以一条归家的路,一群回归的鸟作为有意义的转场,同时空进行了季节变换,同时配合辛六哼唱的歌曲“鸿雁”的曲调,完成了我们最终的表达。
尤其值得期待的是,著名配音员李立宏老师的倾情加入,李老师娓娓道来、富有特色的旁白,更为《白洋淀》清新自然的影像风格平添了一份厚重与深邃。
可以说,每一个字眼,每一帧镜头,每一个故事,每一段声音,都被翻来覆去尝试了近百次,主创团队为了细节,反复打磨,日以继夜,其实要明明白白告诉观众,白洋淀的美,值得期待,不容错过。
篇幅有限,我们无法记录所有热爱白洋淀、心系白洋淀的人,我们也无法用短短120分的时长,将白洋淀所有的美悉数呈现,但好在,她,一直在改变,而我们,也一直在路上。
是的,写下这段文字的瞬间,我已经在计划下一次去白洋淀的日期了,欢迎你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