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河北记者网 >> 传媒人物
驻外归来,她决定让老外“流流口水”!
日期:2024-03-01 来源: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本页

  美食,人类文化体验的最大公约数。

  在英国驻外两年回国后,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记者李雪晴做了一档美食栏目《一城一味》,清新的美食内容结合“散文式”表达,获得海外网友真实、积极的评价。

  吸引人的美食画面、不说教、西方思维脚本……让这档栏目拥有巨大的海外推广潜力。《一城一味·北京》的海内外传播总量达到近千万次。

  国际传播创新背景下,主流媒体如何进一步深耕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看完这篇文章,相信会有所收获。

  全媒记者炼成记|驻外归来,她决定让老外流流口水!

  作者: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 李雪晴

(一)

  结束了去英国两年派驻,我开启一档美食栏目《一城一味》。

  同事问我是不是吃了两年的“黑暗料理”,一怒之下做了个美食栏目。

  是,也不是。

  在中国日报纽约、伦敦办公室的工作经历,让我对故土有了更深的感知。中国横跨这么多时区,它的每一座城市都有灿烂的地方文化和风物,不是西方语境下几个抽象的意象就可以概括的。因此,我想从城市入手。

  而美食,无疑是最能让人产生共鸣、受众最广、门槛最低的文化介质,是人类文化体验的最大公约数。如果你在海外的唐人街排队吃过饭,你就不会怀疑这一点。Netflix买断《风味原产地》,开创国产纪录片出海先河也是力证。

  但同时,美食也无疑是最容易被忽视、被低估的外宣载体。

(二)

  2017年毕业,我加入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成为中国日报双语新闻的公众号编辑。

  当时,公众号风头正盛,短视频也在悄然崛起。我选择先深耕文字,短视频“稍微放放”,慢步开启转型。

  记得有次开年度策划会议,同事们先后发言,轮到我的时候,我一本正经地说:“我今年仍然计划深耕文字,希望能把作品的创作提升一个质量等级。”

图片

李雪晴在英国派驻期间采访曼彻斯特大学副校长。

  现在看来,在一个新媒体单位里,说这话还是挺不可思议的,但让我没想到的是,领导非常支持我。

  于是这几年中,我用小切口、第一视角的观察来报道重大时政主题,比如从骑车切入上海建党百年报道;从年轻人毕业切入苏南模式报道;从嗦粉切入江西小康报道等10w+长文,逐渐形成了鲜明的个人新媒体写作风格。我担任主笔之一的栏目《外媒说》也获得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

图片

李雪晴在中国日报欧洲分社英国国王查尔斯加冕礼海外直播现场。

  时间久了,渐渐地,经常有人读到那些并没有署名的稿件,就会转给我说“一看就是你写的”。

  如果文字能够承载这么多的风格与个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你写的”,那视频呢?

  事实证明,也可以。

  《一城一味》北京篇发布后,同事转发栏目的一句配文给我看笑了:“很李雪晴的片子。”

  一个视频要“很李雪晴”,视频的文案就得李雪晴。

  创作开始,我们就对《一城一味》的视频类型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位,就是发挥文案专长,做“散文式的视频”。

  这个提法或许可追溯到B站上出圈的《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虽然饱受争议,但我们可以看出,这条摄影、剪辑、包装都非常粗糙的视频,基本是靠文案撑起来的:它的解说词信息高度浓缩,情感层层递进,创作思路值得转型中的媒体人借鉴。

  在几十秒的短视频时代,“星球研究所”等数分钟的长视频账号,仍然在竞争激烈的信息流平台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信息量大、充满价值输出和个性的脚本,是这类视频成功的重要因素。

  当然,如果一个团队从编导、到剪辑、再到后期,都能够高度对齐,能生产面子好看,里子不虚的高质量的内容,那就更是如虎添翼了。

图片

一城一味丰子恺画风的手绘海报。

  我了解自己的优势: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参与过多个视频脚本撰写;在海外分社的锻炼让我更了解西方受众。我相信,在与团队伙伴的不断打磨中,我们可以做得好这个清新、高质量的散文式外宣美食视频栏目。

(三)

  文字密度这么高的美食视频,让国内和海外受众同时理解,甚至被打动,基本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中国日报的新媒体平台在国内、海外都有着庞大的受众,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在拥挤的美食赛道里逐渐摸索出一套中英双脚本的工作模式,现与各位同行分享。

  《一城一味》在海外有着另一个名字,China's Hidden Treasures,中国隐藏的宝藏。

  以北京《菊花热锅》一集为例,我们先用中文解说词拍剪一版,定剪之后,我再根据画面逻辑,配上一版英文的解说词,再用英文配音形成英文版。

  而英文版,绝不是中文版本的直接翻译。我来试举几例。

  案例一:

  比如中文版的开头:

  北京火锅,不是只有涮羊肉的。这道失传近百年的菊花热锅,就把五花肉做到了极致。这个冬天,在北京吃点儿不一样的。今天的一城一味是菊花酸菜炉肉热锅。

  如果直接翻译,想必是不能达到传播效果的。涮羊肉这样的美食,在西方还不是人尽皆知的美味。于是我基于画面,配了新的英文解说词:

  This hotpot was lost for almost a century. Loved by Empress Dowager Cixi, it is now restored for everyone. This is perhaps the best pork belly you could ever have, it needs over 100 hours to prepare.

  这道火锅失传了快一世纪。它曾是慈禧太后钟爱的菜品,如今却被复原,人人都能吃到。可能是五花肉最好吃的做法,这道宫廷火锅要准备100个小时。

  很有意思的是,我给办公室的外籍编辑检查英文脚本,她看完立刻私信了我:“北京还有饭店在做这道菜吗?听着太好吃了,你能把视频发我看看吗?”

图片

  我心里暗喜:她看文字就感受到好吃了,我真没白费苦心。

  案例二:

  另外在结尾,脚本引用了复原菊花热锅的厨师的一句话,评价北京如今被人戏称为“美食荒漠”的原因:

  甄师傅说,饮食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那些艰苦的时日里,没有哪个中国人能吃上好的。京菜就此断档,北京也开始戴上美食荒漠的帽子。

  那些苦日子是我们的民族记忆,我们都懂。但是怎么解释给外国人呢?我回忆起我驻英的日子。

  英国菜被全世界人吐槽难吃,英国菜谱还被网民戏称为“全世界最薄的三本书之一”,而英国人们也知道,他们美食荒漠的形成,是有原因的。于是我配了这样的解说词:

  Beijing once had a splendid culture of food in its early years. But just as London during World War II, decades of war struck a huge blow to Beijing's culinary culture.

  北京曾有着灿烂饮食文化。但就像二战期间的伦敦一样,数十年的战争对北京餐饮造成严重打击。

  这样的解释是必要的。如果没有这样的解释,我们苦心经营的视频,和TikTok多如牛毛的15秒快剪做饭小视频,又有什么区别呢。

  如何让人们听得懂、听进去、产生共情,是我们国家媒体需要考虑的问题。

  事实证明,这一系列不说教、西方思维脚本的清新的美食内容,拥有巨大的海外推广潜力。

  一集讲一个城市的一道菜这种聚焦的形式,受到海外网友的喜爱,获得网友英语、俄语、西班牙语、土耳其语等各个语种的真实、积极的评价。《一城一味·北京》的海内外传播总量达到近千万次。

  评论区看得我特别高兴。海外网友纷纷回忆起自己看过的中国美食,称赞中国的美食传统,还表达想要到访中国的愿望。

  我不禁想,这完全就是我们做这个系列的意义。

图片

  我想起去年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过春节的事。

  伦敦寒冷的一月里,特拉法加广场上的男女老少,愿意站几个小时等一场舞狮,很多英国人,从小就知道来唐人街过春节、凑热闹、添喜气——“年”就是那个所有人都喜欢的,我们的软实力。

  它让人欢喜,让人满足高兴,不论世界如何变换,它永远是人类共通的美好情感。

  美食也是一样。

  如果人们愿意通过一个国家的美食,来进一步地了解这个国家,那我们为何不能帮他们一把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