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河北记者网 >> 传媒人物
从“记者”到“学者”
日期:2024-06-18 来源:新闻战线 字号: 打印本页

  作者简介:孙德宏,文学博士,现为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二级教授。曾任工人日报社社长、总编辑,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系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曾多次获中国新闻奖,其中通讯《寻找时传祥》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并分别被节选、全文选入全国初中、高中语文课本。著有《新闻的审美传播》《凝望——一七几几年:曹雪芹康德们的故事》等11部专著。

  2022年3月7日,我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委员通道”上接受记者采访。记者希望我谈谈对新闻人的期望与建议——这个问题令我十分感慨。30多年的新闻工作经历,几乎就是我职业生涯的全部。赶巧的是,就在走上“委员通道”的几天前,我刚刚办毕全职调往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做教师的工作手续——也就是说,此时的我已经不再是一名职业记者,而是一名专职的新闻传播学教师了,或者说,我开始了从“记者”向“学者”的转向……

  关于“记者”:努力采编有思想、有专业的报道

  从1987年做记者起的30多年里,我撰写消息、通讯、新闻分析、新闻评论、专栏文章、报告文学,以及业务研究论文、学术著作等,大约300万字,一些作品也获得了奖项……其中,作为记者,主要有两点体会。

  做记者,应该努力采写“有思想”的报道。1995年我采写的新闻通讯《寻找时传祥》,被评论为“留下了一个时代的印记”。这个报道之所以在20多年后还能够被人记起,那是因为它确认和弘扬了体现在那些普通劳动者身上的“正直、敬业、奋斗”等优秀品质,是因为它与当时乃至今天的人们,对精神家园的追求与渴望产生了共鸣……这就是我对这个报道及其影响的基本认识,也是我期望和建议年轻新闻人多去报道普通劳动者的原因。或者也可以认为,虽然当时(1995年)报道时传祥已没有什么新的事实,但报道通过“寻找时传祥”提供了一些新的感悟,比如做一个正直、敬业、奋斗的人永远是光荣的;比如对人的精神家园的追求与渴望……正是这些新感悟既构成了“新闻”,也与读者形成了思想与情感的双重共鸣,思想就是事实,报道思想也是报道新闻,而且可能是“好新闻”;事件本身是“事实”,而“事实”背后的“思想”才是“新闻价值”之所在——由此可见,“思想”对记者而言是何等重要!

  所以,后来我又进一步建议记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能力,“把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作为自己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我更坚定地认为,树立这样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并以此作为采写新闻、叙述事实的出发点和阐释立场,这是一个“合格记者”成为“卓越记者”的必由之路。

  后来,听朋友说,我和其他几位委员的这场“委员通道”答记者问,通过各种传播渠道,浏览量过亿,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少同行和学生还经常与我谈起这场答记者问……这令我很吃惊,也很感动。认真想来,一个正常采访何以有如此之大的反响?应该是它与同行有了“价值认同”的思想共鸣。可能这也正是这篇追寻数十年前一位普通劳动者的新闻稿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并被选入全国初中、高中语文课本和很多大学新闻学院教材的原因吧。

  另外,从新闻传播的专业角度而言,央视的这一次传播实践对我们新闻人也有很大的启示:在新媒体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新媒体,还是融媒体,做权威的大平台,多推受众关注、价值大新闻,都是收获好的传播效果的根本途径。

  做记者,报道要“专业”,要做一个有“专业分析力”的记者。我在1993年年初采写的一篇新闻分析——《房地产一级市场亟待整治》,曾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后来还获得了第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当时全国最大的新闻热点之一是房地产狂潮。仅以南方某市为例,到处批地、建房子,20年后该地还可见一些烂尾工程。城市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最后一查,批出60平方公里。我通过采访调研得出的结论是:房地产一级市场已经过热了,需要警惕……

  这个报道引起一些“动静”:对有关部门来说,好不容易自己主管的事项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你却说“过热”了;对大量开发商来说,“过热”就得“治理”;对“炒房者”来说,可能就是收益的大幅缩水……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篇报道的分析是扎实的,结论是正确的。有同行说,这篇报道“敢说”“胆大”“有担当”。但我觉得,“敢说”“胆大”之类,未必是记者的优秀品质,做扎扎实实的采访和调研,得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结论,才应该是记者的追求——当然,做到这一点,其中最基本的也较难的是,报道者不仅要有较好的新闻传播专业的素养,更要有所报道领域的专业能力。

  讨论专业的房地产市场问题,并得出直接关涉甚至可能改变宏观经济走向的某种结论,需要对房地产专业和宏观经济形势的把握,需要对经济学知识、方法、原理等的长期积累……这些显然都远远超出了新闻传播学专业的范畴。由此看来,相较其他专业而言,新闻传播的“门槛”可能并不很高,但做一个优秀记者的“门槛”则是很高的。所以,前辈们苦口婆心的那句“做个专家型记者”,确是金玉良言。

  “做个专家型记者”确实不是什么“新话”——那些“大记者”“大编辑”几乎都具有这样的品质。我对所报道领域的专业基本处在一知半解的层面,更不敢说自己是个“专家型记者”,但我确实是做了很大努力,研读了很多报道领域的专业书,甚至也写了《开发商决策论》之类的“学术著作”……永远在向优秀者学习,力争与大专家能平等对话,尽量向“专家型记者”这个目标靠近——做一个“有思想”“有专业”的记者,是一个很好的目标,也是很高的标尺,值得我们用整个职业生涯去追求。

  关于“研究”:争取做些对实务有切实帮助的思考

  科学精神、人文精神与新闻传播,做“有思想”“有专业”的记者……这些认识既是我几十年记者生涯的真实感受,也是我逐渐明晰并坚定执行的基本价值和职业追求。

  在几十年的职业记者生涯中,我在撰写了几百万字的新闻和评论的同时,还结合新闻实务做了一些新闻传播的“学术研究”,其中主要是新闻传播美学的研究。为此,我写了本《新闻的审美传播》——这大概是我追求做一个“有思想”“有专业”的记者的原初动力——为什么诸多重大报道的采编者们花费了巨大精力,但传播效果并不理想?很多回答是“不感人”“难以引起受众的心灵共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情感问题是美学的根本问题。新闻传播与“美”“审美”有无必然关系?它们是什么关系?新闻传播美学的核心价值、独特品质、审美构成、实现方式、文本与修辞等等,应该是什么样的?

本文作者在南开大学讲课。

  我理解的新闻美学,主要是关于新闻内容、报道倾向、阐释立场等新闻价值方面的讨论。具体讲,新闻审美传播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其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它以审美的眼光发现和捕捉新闻素材,以人文关怀作为素材展开阐释立场,以尊重受众的审美诉求作为新闻传播的落脚点,其实现方式是传递有审美价值的信息和思想……理论如此,新闻史上的名篇也大多如此。

  在我看来,新闻必须实现审美传播——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传统媒体、新媒体还是融媒体,它们提供给社会的新闻及其思想,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一部分,其根本目的都是一样的,即新闻传播的目标是: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一点上,新闻传播与其他一切人文社会学科,比如文史哲、经济学、法学等等完全一样,都是要全力追求“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只不过各自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手段不同而已。所以我的结论是,优秀的新闻作品一定是美的——美是人的终极理想,所谓“新闻的审美传播”,就是我们的报道要尽可能多地关注人的生命状态,尤其是要更多地关注那些“普通人”的幸福和痛苦,既关注他们的物质需求,也关注他们的精神需求——人文关切就是审美关切,审美关切就是人文关切,人文关怀是新闻传播的核心价值。

  关于新闻美学,也有些学者在研究,但其中不少是“文章学+美”的套路,比如在标题、导语、结尾等处加个“美”字。这样,新闻美学基本上是一种采写“技术”了。我理解的新闻美学,既是新闻传播的手段、方法、技艺,更是新闻传播的价值观、方法论;既是新闻采写的出发点,也是新闻采写的立场。在我看来,新闻工作者与哲学家、经济学家、作家等的工作,在根本目的上完全一致,只是实现方式不同,当然也就没有什么高下之分。优秀的记者一定是思想者——这也是今天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仍然十分强调“内容为王”的重要学理依据。

  把这样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新闻传播实务中去,就要求传播主体,也就是记者、编辑们以真诚、平等、客观的心态,全身心地理解和尊重采访对象——无论是普通劳动者,还是社会声望较高的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们,大家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创造来贡献社会、丰富自我,都同样“拥有自己的自豪和尊严”。所以,他们每个人的故事“都可以成为新闻热点”“都闪烁着生命的光芒”,他们正直、敬业、奋斗,一直在塑造并将继续塑造着这个伟大时代和伟大人民的优秀品质,他们是时代的建设者、创造者、贡献者,他们就是“国之大者”。

  同时,也应该看到,报道他们其实也是报道我们自己——原本就是普通劳动者中的新闻人,“我们也应该与他们一样正直、敬业、奋斗”,进而“贡献社会,丰富自我”……具体而言,新闻人必须以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作为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和方法论,努力提高自身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按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在俯拾皆是的新闻事件中捕捉、挖掘、报道那些有利于“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东西……

  把这样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新闻传播实务中去,大概有两条原则:一是按新闻规律办事,否则我们的劳动就不是新闻传播;二是提供尽可能“大”的、有价值的新闻,新闻要有较大价值,得让人愿意看,能感动人,而且这种“愿意看”“感动人”必须是在客观、自然而然的情况下实现的,否则我们的劳动价值就有限。

  以这样的逻辑来理解我们的追求,可能就顺畅多了:在万物互联的当下,人们缺少的不是信息,而是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媒体融合不仅是内容采集、呈现方式、传播手段等“技术”的进步与融合,更是在更高层次上对“按新闻规律办事”“提供更有价值的内容”“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理念的再次确认和升华。

  关于“学者”:期待教学科研对学子们有些意义

  现在,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教学和学术研究是我的本职工作。两年多来,我不断向学界的同事们学习,实现从“记者”向“学者”的转变,努力用“学术”思维来思考和表达我对新闻传播现象及其理论问题的看法。百年南开有极好的人文传统和学术积累,新闻传播学院里很多同事都学有所长、成果累累,年轻同事们那种把理工科的最新技术、方法极其熟练地应用到新闻传播研究中的能力,都令我十分佩服和羡慕……在这里,我又学到了很多东西。

  就“研究”而言,无论学界、业界,尽管各有各自的专业、规矩、追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这就是大家的“研究对象”都是“新闻传播实践”。缺乏实践支撑的学术研究是无源之水,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是无头之蝇。毋庸置疑,新闻传播是门科学,是有其专门规律的,学界、业界的共同目标是通过各自不同方式的劳动,“找出”并遵循这个“规律”来减少社会交往沟通成本,提高报道质量和传播效果——由此,学术研究才能生产更多“新知识”,业界实践才能生产更多“好报道”。学界、业界的研究与实践都应该既把新闻传播已有的、未来的技术、规矩、手艺弄清楚、讲明白,也把作为精神产品的新闻传播的“精神”“思想”弄清楚、讲明白。

  在南开新闻与传播学院,我主要开了两门课:《新闻传播美学》《文化经典国际传播研究》。关于新闻传播美学,前面已经说了一些。关于“文化国际传播”,我的思路是:国际传播研究与实践,应以“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目标,用“交流、互鉴”范式代替“比较、冲突”范式;从“价值认同”出发,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基本遵循,通过对《红楼梦》、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与接受,以及俄罗斯文学、德国古典哲学在我国传播与接受的特点及其演变的深入研究,明确提出并阐释文明交流互鉴的文化国际传播的实现路径是“审美传播”;通过对当下我国文化“走出去”“走进去”实践的梳理和研究,明确提出相关运营实践应按国际市场规律办事,在“自主传播”的同时更多完善“他者传播”等对策建议……这里的重点有三个:一是“价值认同”,没有价值认同的“传播”就难有“接受”;二是“审美传播”,只有传受两大主体形成情感共鸣,才有好的传播效果;三是“学术”要服务“实践”,既要把实践经验上升到“规律”,也应使这“规律”能切实服务实践。

  另外,我也随时关注着当下新闻传播实践中的一些新的现象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比如“暖新闻”“卓越新闻人”“新质生产力”与媒体深度融合等等……上述思考的结果,断断续续在《出版发行研究》《读书》《新闻战线》《中国记者》等报刊发了七八篇学术文章,有的也被《新华文摘》转载……

  检视我的职业生涯,作为“记者”,虽很努力但仍有不少遗憾;作为“学者”,仍将努力但差距依然较大,甚至可能也算不上学界想象中的“学者”——我更清楚的是,做“有思想的学术”或“有学术的思想”,是一个极高的目标,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我期待,在新闻传播教育的岗位上,把这些体会与青年学子——未来的新闻人们做些交流,并期待他们在学习、掌握新闻传播基本手艺和基本规律的同时,使得上述这些认识和体会成为大家认同的职业追求,进而为“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