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河北记者网 >> 纵横传媒 >> 业界动态
听我们把荆楚“硬核”故事动情地讲——中央媒体青年编辑记者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活动纪行
日期:2024-12-05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字号: 打印本页

青年编辑记者走进位于湖北省十堰市的东风商用车车辆工厂调研采访。本报记者 陈妙然 摄

  坐拥长江最长岸线的湖北,在长江经济带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11月24日至30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跟随由中国记协、全国三教办组织的中央媒体青年编辑记者增强“四力”教育实践活动走进湖北采访调研。

  立足新发展阶段,湖北将新发展理念落实到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的火热场景,激发了青年编辑记者改进创新经济宣传方式方法的热情。

  脚本里

  刻画大国工程奇迹

  此次湖北之行的故事,要从一瓶水说起。

  从北京驶向武汉的动车组列车正要发车,只见一个小伙急匆匆赶上火车,在记者身边刚一落座,还顾不上擦拭额头的汗水,就连忙将手中攥着的一个装满水的蓝色瓶子放到了列车窗台上,他举起手机,以这瓶水为主角,记录下火车缓缓开动的场景。

  “你好,我是新华社音视频部记者郝一林。”寒暄中,记者终于了解了他这一“迷惑行为”的意图。

  今年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北京有七成的用水来自丹江口。此次行程最后一站是丹江口水库,郝一林以此策划了一条新媒体视频报道,特意在北京接了一瓶水作为线索,他想要送这瓶水“回家”。

  像这样的创意报道策划,郝一林一共做了3个。火车上,郝一林掏出电脑就写起视频脚本来。在记者团里,这么“卷”的远不止这一位。像这样专业的视频脚本,还出现在鄂州花湖国际机场。

  坐落于鄂州市的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是亚洲第一座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青年编辑记者们在这里目睹“货到花湖快,隔夜达全球”的蓬勃生机。

  中国民航报社记者李佳为在她的主场“火力全开”。她翻看着早已烂熟于心的视频脚本,等待着一个能够收割现场感的拍摄机会。

  “我报名!”在鄂州空港货运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婧的带领下,李佳为换上工装,抢到了宝贵的可以走进货仓内部的机会。在这一场景中她出镜报道,生动呈现了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发展“空空中转”业务、打造“E转全球”品牌的成效。

  视频中轻快的音乐声响起,新时代“九州通衢”大主题里,跳出航空运输的灵动“华尔兹”。

  两颗“心”

  澎湃万亿产业脉搏

  多年来,湖北凭借优势禀赋,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持续发力,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拥有光电子信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北斗等五大优势产业。

  在围绕“科技创新助推(准)万亿产业”主题调研中,青年记者们被多位企业负责人“圈粉”。

  “梦芯科技董事长韩绍伟深深打动了我,他对自己所做事情的核心概念非常清晰而坚定——给万物赋予时空属性。”工人日报社经济新闻部编辑刘小燕说,梦芯已经拥有了许多荣誉,但韩绍伟依旧低调地潜心钻研,不断将运用在我们身边的芯片技术迭代更新。在他的身上看到了一种将敢于创新和潜心实干深度融合的精神面貌,感受到的是湖北工业发展的蓬勃生命力。

  刚刚凭借《人来了,外地考的证却不认》摘得第34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的刘小燕,生活中是个极具新闻敏感的人,这一点在此次活动中也特别突出地体现在每当有机会提问时,她总是要聊上几句。

  武汉的一颗“芯”,撬动万亿产业;记者的一颗心,鼓舞发展势头。

  “不能让杂音淹没了这些奋斗者的汗水。”刘小燕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所听所感通过深刻的文字报道出去,让社会各界能从新时代的工业脉搏中感受到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咱们工人有力量”。力量之外,还有巧劲儿。

  “经济报道一个很突出的情况就是它容易变得特别专业。”人民日报社地方部编辑刘雨瑞认为,经济新闻想让大家都看得明白,要在话语转换上特别下功夫。

  在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走访调研中,副总裁郑昕的一句“一公里的光纤比一公里的面条还要便宜”让采访团成员印象深刻。刘雨瑞建议,完全可以把这样的表达截取出来,推出新媒体视频,大家肯定很有感触。

  在一线

  找寻新能源里新话语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一定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在东风汽车集团展厅,几个大型条幅格外醒目。

  “今年1—10月,东风旗下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70万辆,较去年同期的38.1万辆大幅增长82.3%;东风旗下自主品牌销量达到111万辆,较去年同期的79.1万辆增长40.2%。”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规划与科技发展部副总经理吕海涛在讲解中提到的两组数据,令中国汽车报社记者张冬梅印象深刻。

  东风的发展很有代表性,但这并非个例,而是当前我国汽车行业的普遍现象。由这两组数据引入,张冬梅写下《走进东风,见证中国自主品牌蜕变》。

  “我们去了长飞光纤和华工科技,一个做光纤,一个做激光,但我发现他们一些业务其实也跟汽车相关。这让我想到整个汽车产业要振兴要崛起,其实靠的不仅仅是整车企业,汽车智能制造等相关技术提振起来,才能把整个产业链托起来。”张冬梅说。

  在东风乘用车制造总部武汉二厂,当大部队还在参观时,中国电子报社记者张维佳已经走进东风汽车柔性生产车间,用仅仅一分半钟的视频,直观讲述了3分钟下线一台车的东风速度。

  这已经是文字记者张维佳推出的第三个新媒体报道,这位来自新疆的女记者在此次活动中化身“六边形战士”,完成了不少“极限操作”。不断给自己加码的她直言“累并充实着”。

  与技术人员的接触,让张维佳强烈地感受到他们非常迫切地想要了解市场的反馈。作为专业记者要去发现什么、传递什么?采访中张维佳收获了新的思考:“新闻像一个纽带,可以展现技术发展,也能倾听、反馈市场的需求,它对接技术与市场,也促进着两端的交流。”

  微观中

  讲好绿色发展大主题

  丹江口水库湖面广阔,宛如一块碧玉镶嵌在群山之中。湛蓝的天空下,这一泓净水以最美的姿态,迎来了记者团成员。

  一路上,中国水利报社编辑王瑜都在“找灵感”。尽管拥有足够多的南水北调工程资料,但这次要怎么把故事讲好?王瑜从没停止思考。

  不知道什么时候,王瑜走到了清漂队长杨力身边,在水库岸边话起了护水故事。午后的阳光正刺眼,水域泛起粼粼波光,他们对谈的剪影,勾勒在这水天一色之中。

  王瑜说:“只有见人见事,亲身走进现场,才能有最直观的感受。这种体会是再多的材料也无法给予的。这也是我们下基层、践行‘四力’的意义。”

  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丹江口市坚定绿色转型,“绿水青山”是如何加速成为“金山银山”的,是中国经济时报社记者张李源清关注的话题。

  在丹江口经济开发区水都工业园,独特的水资源优势吸引了一大批饮料企业先后在这里投资建厂。本地企业丹江口武当山水饮料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生态环境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如何平衡?我们可以从武当山水总经理分享的一系列成功经验中找到答案,这也对很多面临相似发展难题的地方具有借鉴意义。”张李源清认为,“人民关注哪里,记者就要在哪里”,把好经验、好做法宣传出去,能为看到报道的人提供解决方案,就是新闻工作者的价值。

  经过6天的行程,那瓶来自北京的水,也终于被郝一林送回了“家”。

  在这条片子拍摄过程中,放弃了打鱼事业,年过六旬依旧坚持下到冰冷的江中作业的护水工人,深深触动了郝一林。看着护水工人冻得发红的双手和鼻头,他坚信:宏大主题用微观视角叙事有着动人的力量。

  肯登攀

  提升经济宣传引导力

  此次行程,还有一些片段令记者难忘。

  在黄鹤楼脚下,记者偶遇了《国际商报》记者洪剑儒,起初以为他只是趁休息时间出来走走,没想到并非如此。

  这天傍晚,洪剑儒要赴约中华老字号企业蔡林记。他要去的这家昙华林店就在黄鹤楼附近。全国中华老字号示范创建工作由商务部负责,这也是洪剑儒给自己定的选题。出发前,他就找到武汉市商务局协调沟通,联系到了蔡林记的相关负责人。

  洪剑儒高大魁梧,心思却十分细腻。“咱们住的酒店旁边就有一个湖北省商务厅以旧换新点,我也准备去看一看。”

  围绕商务工作,洪剑儒还细数了此次行程中许多可着笔的点位。事实上,从北京出发前,洪剑儒的领导就和他一起开过碰头会,拿着此次行程单,讨论了所有可能挖掘的选题。

  洪剑儒说:“我们在学习政策的时候可能就是一句话,但在这里可以找到落脚点。”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采访着,采访着,就到了返京前的最后一站——十堰主城区健康步道。步道犹如一条巨龙,依山就势,在山体上蜿蜒盘旋。青年编辑记者们绕螺旋塔而上,欢声笑语间畅谈着此次活动的收获与感悟,也相约返程后要继续互通有无。刘小燕不禁感慨:“这不就是我们的人生吗?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向上。”

  登高望远,总是让人胸怀辽阔。

  这让记者想起,询问洪剑儒策划的整版专题报道要从何开篇时,他给出的一个颇具画面感的答案:

  “宏大主题如何开篇?当我站在黄鹤楼上的时候,突然得到了灵感。登高远眺,楚天辽阔,长江浩荡,大桥上车流不息,不远处户部巷里游人如织……”

  洪剑儒所描绘的这般画面,不正是青年记者锤炼“四力”,在万家灯火之中感受中国经济发展之势,最直抒胸臆的表达吗?

  步道上,微信群提示音响个不停,又是一件件新鲜的作品出炉,相互点赞、相互学习的情绪因快要分别而越发强烈。这些年轻记者一路攀登,脚下是坚实的脚印,昂扬的是进一步提高经济宣传引导能力的决心。(记者 陈妙然 吴凡)

相关新闻